當前位置:首頁 >> 業(yè)內動態(tài) >> 詳細內容
- 三鎮(zhèn)橋隧將裝傳感器
- 來源:賽斯維傳感器網 發(fā)表于 2012/8/29
湖北日報訊未來10年,一系列高科技“尖板眼”技術將武裝到武漢橋梁隧道身上,時刻預警可能出現的事故。
按照昨日武漢市政府常務會原則通過的《武漢智慧城市總體規(guī)劃與設計》,橋梁隧道健康實時“體檢”被納入智慧城市框架之中。
目前,橋梁隧道基本靠人工檢查,像鋼筋銹蝕、混凝土脫落以及附屬構件功能退化等“橋梁病”,很難及時發(fā)現,極易釀成大禍。
按照智慧城市設計規(guī)劃,至2020年,江城大大小小橋梁隧道全部裝上傳感器、攝像頭等先進監(jiān)測儀器,實時動態(tài)檢測、感知、評估,全天候采集橋梁“體檢”數據,識別橋隧損傷位置與程度。一旦發(fā)現橋梁受損,電腦自動“診斷”傷情,若威脅到橋梁正常使用,第一時間發(fā)出預警。
荷載試驗
橋梁荷載試驗是測試橋梁結構物工作狀態(tài)的一種鑒定手段,包括靜力荷載試驗與動力荷載試驗。其中,靜力荷載試驗是指在橋梁指定位置上,施加重力(如停放車輛)測試該處承載力;而動力荷載試驗讓行駛的汽車或者其他動力作用于橋梁結構上,以判斷橋梁結構在動力荷載下受沖擊和振動影響。武漢跨江大橋都要進行動力荷載試驗,高架橋一般都進行靜力荷載試驗。
轉載請注明來源:賽斯維傳感器網(yangguangjt.cn)
- 如果本文收錄的圖片文字侵犯了您的權益,請及時與我們聯系,我們將在24內核實刪除,謝謝!
技術文摘